- 史红;艾尼瓦尔江·阿布来提;段明军;
目的:观察干旱环境胁迫后小鼠肺免疫稳态的变化及生脉散的作用特点。方法:将32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正常对照组(NE组)、常温常湿+生脉散组(NEt组)、干旱对照组(AE组)、干旱+生脉散组(AEt组),每组8只小鼠。NE组和NEt组置于常温常湿环境,AE组和AEt组置于气候箱内暴露于人工干旱环境(燥邪干预),NEt组和AEt组予生脉散灌胃[12.48 g/(kg·d)],NE组和AE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48 d。干预结束后经旷场实验和疲劳游泳实验分析其探究行为和体能;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肺中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基础应答蛋白88(MyD88)、磷酸化MyD88(p-MyD88)、核因子κB(NF-κB)、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D(SP-A、SP-D)的相对表达量,血生化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与NE组相比,AE组日均进食量和饮水量均减少(P<0.05),体质量增长量下降(P<0.05),血清AST含量升高(P<0.05),光镜下肺泡隔轻度增厚并伴见肺泡塌陷等变化,肺组织TLR2表达上调(P<0.05)、SP-D表达下调(P<0.05),AEt组血清BUN含量下降(P<0.05);与AE组相比,AEt组日均进食量和饮水量均减少(P<0.05),探究力下降(P<0.05),光镜下见肺泡结构较为完整,肺组织TLR2和p-MyD88表达下调(P<0.05),SP-D表达上调(P<0.05)。结论:长期干旱环境胁迫不会影响小鼠肺组织局部促炎与抗炎间的平衡,但可通过下调肺组织SP-D表达和破环肺泡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肺局部的固有免疫屏障功能,生脉散可通过调节TLR2/MyD88/NF-κB通路和肺组织SP-D表达,维持肺局部免疫稳态。
2025年03期 v.40;No.17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张克;尚静;杨丹;于晓辉;史学晗;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诱发肝纤维化的影响,并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因子EB(TFEB)通路抑制自噬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选用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APAP组(灌胃APAP溶液)和APAP+电针组(APAP灌胃后立即实施电针干预,每日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30 min,疏密波频率20 Hz/100 Hz,强度1~2 mA,连续干预6周)。使用Masson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状态。通过对肝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p-PI3K、p-mTOR、p-TFEB、X-box结合蛋白1的剪接形式(XBP1s)、TFEB、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和自噬相关基因5(ATG5)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PI3K和TFEB的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AP组出现肝脏纤维化,p-PI3K、p-mTOR、p-TFEB、XBP1s、TFEB、Beclin-1、ATG5表达均升高(P<0.05)。与APAP组相比,APAP+电针组的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P<0.05),p-PI3K、p-mTOR和p-TFEB的表达升高(P<0.05),XBP-1s、TFEB、Beclin-1和ATG5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能通过激活p-PI3K/mTOR/TFEB信号通路,有效降低APAP DILI引起的自噬,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状态。
2025年03期 v.40;No.174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刘娜;王杰鹏;方朝义;刘立石;
目的:观察络通纤溶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减轻IPF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络通纤溶饮组、尼达尼布组。除假手术组,其他组经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诱发IPF动物模型。造模后次日,络通纤溶饮组灌服络通纤溶饮水煎液(15.18 g/kg),尼达尼布组灌服尼达尼布水溶液(0.1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检测肺功能后取肺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GF-β1与及其Ⅰ型受体(TGF-βRⅠ)、p-Smad3、p-Smad7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损伤明显,HYP含量、TGF-β1、TGF-βRⅠ、p-Smad3蛋白表达升高,p-Smad7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络通纤溶饮组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损伤减轻,HYP含量、TGF-β1、TGF-βRⅠ、p-Smad3蛋白表达降低,p-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络通纤溶饮可减轻IPF大鼠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以对IPF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实现。
2025年03期 v.40;No.17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赵富民;陆永雷;姜楠;张晓阳;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温胆泻心汤联合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痰热阴亏型顽固性失眠(Refractory Insomnia, RI)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及其对脑肠肽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治未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痰热阴亏型R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接受温胆泻心汤联合CBT-I治疗,对照组接受口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睡眠质量,并通过分析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并统计各项数值结果。结果:观察组PSQI、SSRS、IS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5-羟色胺2A(5-HT2A)和P物质(S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5-羟色胺1A(5-HT1A)和神经肽Y(NPY)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有效率达96.67%,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泻心汤配合CBT-I提升了痰热阴亏型RI患者的睡眠状况,此效果可能通过调整血清中的SP、NPY以及5-HT1A和5-HT2A水平实现。
2025年03期 v.40;No.174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 戈海青;王若冰;陈晓伟;蔡寅宵;韩聚方;田恒创;李晨;钮含春;
目的:观察双藤宣痹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中医药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风湿科108例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醋酸泼尼松0.5 mg/(kg·d),硫酸羟氯喹0.2 g,治疗组加服双藤宣痹丸8 g,对照组加服安慰剂。2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抗双链DNA(dsDNA)抗体定量测定、补体C3、C4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45%(49/5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5%(37/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部红斑、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脱发、口疮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LEDAI评分、抗dsDNA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补体C3、C4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2%(6/53)、7.69%(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藤宣痹丸治疗SLE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病情活动性指标,不良反应较少。
2025年03期 v.40;No.174 27-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杨琦;毕颖;崔跃;陈晓雯;
难治性痛风(refractory gout, RG)主要表现为经规范西药治疗后血尿酸仍难以达标,以及痛风频繁发作和痛风石进行性加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清代医家薛雪提出的“主客浑受”学说认为,素体正虚者体内湿热浊邪伏藏,与营血交浑难解,主客相引相搏,进而形成特定的病理状态,清热祛湿、祛瘀通络、分离主客为主要治疗方法。分析“主客浑受”学说与RG病因病机的相似性,结合薛氏三甲散的应用,探讨虫类药物在RG中的作用,以期为虫药治疗RG提供新视角。
2025年03期 v.40;No.17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钟卓泰;魏玮;刘登科;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IBS-D)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常伴有抑郁、失眠等症状,脑肠互动异常是其证据较为充分的一种致病机制,调节脑肠互动在IBS-D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胃肠疾病的经方,虽本为调和脾胃、消痞散结之剂,然于临证之际,其用不止于痞证,亦有疗下利之功,并且近年来基于脑肠互动理论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IBS-D具有独特作用。本文对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中脑肠互动的概念及内容进行梳理并分析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IBS-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3期 v.40;No.17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